-
中国高新材料技术行业协会怎样!
中国高新材料技术行业协会 China Hi tech Industry Association(英文缩写"CHTLA")中国高新材料技术行业协会是旨在促进材料技术行业科学发展,促进新材料行业企事业单位成果转化为宗旨,以整合科技资源,推进材料行业技术与装备现代化进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服务人类健康,引领国际、国内材料行业科技事业发展为奋斗目标。团结和组织行业的领域专家学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我国材料行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我国材料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精准、优质的培训服务。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存在价值
一、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行价格争议,维护公平竞争。
二、通过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修订本行业国家标准,负责本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监督。
四、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授权和委托,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工作,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并发布行业信息。
五、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授权和委托,对基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论证。
六、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授权和委托,参与质量管理监督工作和资质审查,开展行检、行评,承担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查,开展行业损害调查工作。
七、组织科技成果鉴定、评奖与推广应用,开展职称评定、人才交流、业务培训,创办刊物,咨询服务,组织展销会、展览会。
八、组织行业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负责国际双边或多边各类协议的组织和实施,参加国际同业组织的活动。
九、反映会员要求,协调会员关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十、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活动意义
1、密切结合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建设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组织各种学术活动。
2、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外学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联系和合作。为拓宽学会的活动领域,跟踪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加强国际合作,学会与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团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合作:协助组织召开国际会议;交换出版物和技术信息;互派著名学者进行访问等。迄今为止,学会已与许多国际知名学会和专业学术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主要有:美国矿物、材料、工程学会、美国材料信息学会、日本素材学会、印度金属学会、大韩金属学会、波兰金属学会、俄罗斯科学院、澳大利亚金属学会等。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参加的主要国际组织有:国际矿物工程学会议国际科学委员会、世界采矿大会国际组委会、材料研究学会、世界钛大会国际组委会等。
3、接受委托组织编制行业科技发展规划,进行科技项目论证、科技成果推广鉴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负责有色金属行业科技成果的奖励工作。
4、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创办以咨询服务为主的科技实体。
5、组织科普活动,普及有色金属科学知识。
6、进行继续教育,培养人才,发现并向有关部门推荐人才;表彰和奖励在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和学会工作中取得优异成就的会员;
7、编辑出版学会刊物、科技书刊、情报资料和科普读物,传播有色金属科技信息。学会的主要刊物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稀有金属(英文版)、矿业研究与开发、有色设备、贵金属、金属世界(与中国金属学会合办)等。
8、开展软科学研究,积极向党、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建议;
9、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兴办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事业;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职责
主要职责
1、 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行价格争议,维护公平竞争
2、 通过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有关法律法规提出意见和建议;
3、 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修订本行业国家标准,负责本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监督;
4、 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授权和委托,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工作,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并发布行业信息;
5、 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授权和委托,对基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论证;
6、 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授权和委托,开展行业损害调查工作;
7、 组织科技成果鉴定、评奖与推广应用;开展职称评定、人才交流、业务培训;创办刊物,开展咨询;组织展销会、展览会;
8、 组织行业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负责国际间双边或多边各类协议的组织和实施,参加国际同业组织的活动;
9、 反映会员要求,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
10、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怎么样!
1983年3月,国务院决定把有色金属工业的管理从冶金工业部分划出来,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1983年4月4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成立。该公司是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的经济实体,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产供销、内外贸统一经营管理,独立核算,对国家承担经济责任,并行使国务院赋予的行政职能,具有法人资格。
-
金银岛石油网站资源挺丰富!
金银岛, 是整合大宗行业资讯,提供投资内参,促成现货交易,提供网络融资的大宗产品O2O电子商务平台。
-
中物院将铀利用率提高至90%
7月14日从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独家获悉,该所聚变裂变混合研究中心已初步完成了热功率为3000兆瓦的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概念设计。作为介于聚变堆和裂变堆之间的一种次临界核反应堆,它可将目前核燃料资源只能维持100年的状况延长到数千年。
聚变—裂变反应堆构想由中物院彭先觉院士于2009年在我国提出,2012年1月起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论证科研计划。在近3年设计论证中,团队创新性地提出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方案。
按照方案,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堆主体部分由Z箍缩聚变堆芯、裂变包层、产氚包层和燃料循环系统等组成。在聚变堆芯中,重频驱动器输出的60兆安超强电流,产生的强大洛仑兹力引起箍缩效应,创造受控热核聚变所需的超高温、超高密度状态,用以加热并压缩含氘氚燃料的聚变靶丸,并使其发生可控的热核聚变反应,输出大量高能聚变中子;在高能聚变中子作用下,包裹在聚变堆芯周围的铀—238发生裂变反应,产生稳定、可控地输出巨大能量;裂变包层泄漏中子用于产氚,在燃料循环系统中实现氚的“自持”循环。
该所聚变裂变混合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堆可在同等产能规模下大幅降低聚变功率、材料耐辐照及氚资源消耗等要求,实现烧贫铀或乏燃料并兼顾次锕系核素嬗变,将铀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此外,裂变燃料循环工艺流程简单,卸出燃料经过裂变气去除处理即可使燃料再生,实现燃料的闭合循环利用,不产生传统意义上的乏燃料,环境排放低,同时也有利于防核扩散;包层采用深次临界和良好的传热设计,临界安全和余热安全性能突出。